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留心感受身边的美景,激发对祖国壮美河山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教材要求学生习作时尽量运用阅读中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以“盛开、飞舞”等12个词语为例,辅以泡泡提示,旨在培养学生习作时自主运用已积累的词语的意识,也为学生描写景物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材料。

思维能力: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审美创造:乐于与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课前解析】

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身边的美景,话题和要求与本单元课文联系紧密。

教材第一部分,首先以“花园、果园,田野、小河”等常见地点唤醒学生对周围美景的记忆,激起学生仔细观察周围美景的愿望,也为“写什么”开拓了思路,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接着激发学生用文字记录美景的动机,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的任务。

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是提示学生习作之前仔细观察。这是对第五单元习作学习的进一步巩固,为习作准备素材。教材插图景色美丽,远处群山连绵,村舍集聚,田野广袤,近处农家恬静,果树繁茂,小路蜿蜒,可以作为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的样例。二是要求学生习作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教材中提供的3个例子,明确了这一意图。

教材第三部分,对写后的修改和交流提出了具体建议。写好后自读习作改正错别字,与第三、四单元写好后看看句子是否通顺、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改正明显的错误等要求一脉相承,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修改符号和发现、改正错别字的能力。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分享各自描写的美景,是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习作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教材还要求学生习作时尽量运用阅读中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以“盛开、飞舞”等12个词语为例,辅以泡泡提示,旨在培养学生习作时自主运用已积累的词语的意识,也为学生描写景物提供了必要的语言材料。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重难点)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与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评改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3)说一说:你一定去过许多美丽的地方,并从心底发出了感慨:“这儿真美啊!”说一说,都有哪些地方呢?

2.学生充分交流。(出示课件4-7)预设:校园真美、公园真美、乡村真美、城市真美……

3.引入习作话题,教师适时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去观察身边的一处美景。(板书:这儿真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审题,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养成审题的好习惯,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想。)

二、指导审题,关注习作重点

1.阅读习作要素,了解写作重点。

出示课件8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重点:围绕一个意思介绍一处风景,写出风景的美丽。

2.阅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小组交流: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要求?(出示课件9-11)

交流总结:

习作内容:可以介绍花园、果园、田野、小河等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

习作要求:(1)仔细地观察,按顺序介绍身边的美景,说一说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2)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3)用上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交流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交流的环境,为学生的自我表达提供例子。)

3.(出示课件12教师引导:下面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本次习作的重点吧!

教师相机板书。(板书:围绕一个意思   美景  描写景物的词语)

教师提醒:本次习作是要写一个地方,不能同时写多个地方。还要注意是写身边的美景。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重点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三、拓展思路,指导选材技巧

1.引导学生结合范例拓宽选材。

(出示课件13)教师引导:本单元,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雄伟的天门山、柔美的西湖、水平如镜的洞庭湖,还有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物产丰富的小兴安岭。我们可以写哪些地方的美丽景色呢?跟随课本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14)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预设1: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儿”指的是我们身边的美景,可以是我们学校、小区的花园,可以是广场里的游乐园,还可以是海滩、麦田等等。

预设2:没错。或者是山里的流水潺潺,广场上的巨大建筑等等,“这儿”可大可小,只要是你熟悉的,并且觉得美的,都可以写出来。

老师总结:“这儿”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一处美景,比较熟悉、有利于发现它的“美”,另外,还可以写大家都是熟知的著名景点,但是要注意这个景点需要在你的身边。下面我们一起画一个思维导图,总结一下吧!(出示课件15)

师生互动,完成思维导图。

2.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自己想写的美景。(出示课件16)

教师引入:你想写哪处美景?你为什么会认为这里最美?请你借助“我认为……最美,因为……来说一说吧!

(1)学习小伙伴想要写的美景。(出示课件17、18)

(2)我想写的美景。

我也会说:我认为_____________最美,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根据学习小伙伴的提示,说清楚自己认为哪儿最美,为什么。

教师总结:通过前面的总结,我们知道本次的习作可以选什么景色来写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把景色清楚地写出来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面的方法吧!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范例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四、多向互动学技法

1.指导学生写出景物的特点,让画面动起来。

(1)围绕一个意思写。

教师引导:本次习作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让我们先看《海滨小城》一文中的一个语段。(出示课件19)

提问:这个语段围绕哪个关键句的意思在写?

预设:是围绕“小城的公园更美”的意思在写。

教师小结:围绕一个意思写一般注意内容要集中,不能是一盘散沙,也就是说这一段的内容都要围绕一个意思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示课件20)

教师引导:按顺序写,可以按照空间顺序,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如早上、中午、晚上,春、夏、秋、冬等。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我们一起来体会按一定顺序写的好处。(出示课件21)

提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

预设:按季节变换顺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出示课件22)

教师引导: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会让笔下的景物更加生动鲜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对各类鱼的描写。

(出示课件23)提问: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写西沙群岛的鱼的?

预设:比喻、排比。

教师小结: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能把事物描绘的活灵活现,很吸引人。

(4)运用多种感官。(出示课件24)

教师引导:上一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过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事物,本次习作我们可以继续运用多种感官来写,让我们笔下的景物更加形象具体。我们一起来看《海滨小城》中运用多种感官描写事物的写法。

(出示课件25)提问:这段话用了什么感官描写?写了什么内容?

预设:从嗅觉方面写出了桉树叶子的香,从视觉方面写了凤凰花开得好看。

(5)用上积累的好词。

(出示课件26)提问:这里运用了哪些好词?写出了什么?

预设:这里运用了两个四字成语和“深蓝、淡青”等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了海水色彩的美丽。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用上积累的好词可以让我们的作文锦上添花。

2.借助片段学技法。

教师过渡:我们一起去看看学习小伙伴写的片段吧,边读边分析小伙伴们运用了哪些习作方法。

片段一:(出示课件27)

预设:(1)围绕“公园的花太美了”,描述了迎春花、郁金香、玉兰花的美,叙述有条理。(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生动形象。

教师过渡:我们继续看一下片段二,边读边思考片段中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片段二:(出示课件28)

预设:用词准确,里面的 “浸”字用得很准确,写出了小巷的安静和花香。

追问:片段中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

预设:(1)段首加上“小巷真美呀”,读者就更容易抓住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了。(2)写木棉花花瓣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描写更具体、生动些。

读一读修改后的片段,体会其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范例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描写,课件出示两个片段的比较,从中明白哪个写法比较好。为写作做好准备工作,使学生有章可循。)

五、例文引路出示课件29—33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习作例文《这儿真美》,边读边思考例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预设1:第1自然段以简洁的话语交代所要描写的景象,景象的特点是“生机勃勃”。

预设2:第2自然段中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白云的特点,生动形象,吸引读者。

预设3:第3-5自然段从蓝天写到小溪、森林,层次分明。

预设4:最后一段抒发情感,点明中心。

教师小结出示课件34

设计意图:展示学习小伙伴的佳作,旨在让学生参考与借鉴,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习作。)

六、巧拟题目,学列提纲

1.自主交流拟题方法

教师提问:你打算用什么题目来写这儿的美景?出示课件35

预设1:可以直接用习作题目。例如:《这儿真美》。

预设2:景色的特点+名称拟题。例如:《美丽的街心公园》《迷人的田园风光》。

2.依照范例,学习写作提纲

展示两个提纲范例。(出示课件36、37)

学生围绕以下方面,仿照提纲范例,学列提纲。

提纲要求:选一处地点,细致观察,按顺序描写。

(1)你所选的地点是哪里?(2)这个地方“美”的特征是什么?(3)你将怎样写出这些特征?(4)以时间为序还是以地点为序进行描写?(5)能否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加习作的形象性?  

学生自主列写作提纲,教师巡视指导。出示课件38

学生列完提纲后,师生交流提纲内容,教师相机引导,帮助学生完善提纲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下笔前编写写作提纲,让整个习作过程更清晰。)

七、积累素材,动笔练写

1.(出示课件39-42)教师引导: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精彩词句,请大家读一读。这些都是描写山、水、乡村的词语、句子,在咱们今天的习作中争取用上几个恰当的优美词句。

教师继续引导:一篇优秀的文章,开头和结尾也很重要,你打算怎样写习作的开头和结尾呢?

学生发言。

学生欣赏此类文章常见的开头结尾。(出示课件43-46)

2.学生动笔完成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这儿真美

围绕一个意思   美景  描写景物的词语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第一,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身边一定有许多美丽迷人的风景奇观、名胜古迹,但是在一次小小的作文中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去介绍,因此在习作前先让学生想想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景物是什么。这就解决了习作“写什么”的问题。第二,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作者从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向我们展现了西沙群岛的美景,表现了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的地方,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第三,写景一定要有顺序。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

课件下载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