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搭船的鸟》

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翠鸟美丽的外貌和敏捷的捕鱼动作,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重视朗读的指导,指导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等把观察所得写具体、生动。

思维能力: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审美创造:通过观察实践,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单元习作积累素材。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本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课文开头交代了见到翠鸟的原因,接着重点描写翠鸟美丽的外貌吸引了“我”,也引发了“我”的疑问。看到翠鸟捕鱼的敏捷动作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翠鸟搭船的原因,点明了课题。

关注结构:课文中,作者先看到的是静止在船头的翠鸟,感受到翠鸟美丽的外形,接着按照一定顺序从整体到具体部位:羽毛、嘴来感受翠鸟外貌的美丽。

关注描写:课文第四自然段,作者连续用了“冲、飞、衔、站、吞”五个词语,把翠鸟一瞬间的捕鱼动作,切分成若干个连续的画面,分步写清楚、写连贯。

教学目标

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2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重点)

2.整体把握文章的意思,理解题意。(重点)

3.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重点)

4.通过观察实践,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单元习作积累素材。(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2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3.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引入:出示翠鸟图片(出示课件3):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搭船的鸟》这篇课文,去认识一下它吧!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搭船的鸟)学生齐读课题。

3.简介翠鸟。(出示课件4)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词,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课件5)

三、再读课文,聚焦“观察”,了解观察结果(出示课件6)

1.引导学生先读一读课后第一题,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

2.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归纳:对“雨天船上的场景”“翠鸟的外貌”“翠鸟捕鱼的样子”作了细致观察,并且把观察所得写了下来,就成为了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像作者这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然后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就会成为一篇美文哦。

四、了解“我”对雨天船上场景的观察(出示课件7)

1.请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或听到了什么,把相关词句画出来。

2.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小结:我们看到了船舱、船篷、橹和披着蓑衣、用力地摇着橹的船夫;听到了沙啦沙啦的雨声。(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

五、了解“我”对翠鸟外貌的观察(出示课件8)

1.请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翠鸟,把相关的词句画出来。

2.全班交流反馈。

(1)引导学生关注描写颜色的词“彩色”“翠绿”“蓝色”“红色”,感受色彩的艳丽。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感受小鸟美丽的外貌。

教师点拨:除此之外,这一段还写到了鹦鹉,和鹦鹉作对比,突出了翠鸟的美丽。(板书:外貌  翠绿的羽毛  蓝色的翅膀  红色的长嘴)

3.请学生边读第2自然段边想象画面,感受翠鸟外貌的美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4.小练笔。(出示课件9)引导学生仿照例文用对比的写法,描述小白狗。

六、感受翠鸟带给“我”的惊喜(出示课件10)

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留心观察的好处:在这次平常的探亲之旅中,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

七、课堂小结,指导书写

1.课堂小结。(出示课件11)

2.指导书写本课生字。(出示课件12)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重点指导“羽、翠”,教师范写。(出示课件13)

八、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4、15) 

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6)

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用关键词或短语把观察所得记录在“观察记录单”上,并用照片或视频记录精彩瞬间。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通过观察实践,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单元习作积累素材。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出示课件18)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对“雨天船上的场景”“翠鸟的外貌”“翠鸟捕鱼的样子”作了细致观察。这节课我们将聚焦“翠鸟捕鱼的样子”,进一步感受作者对翠鸟细致的观察。

二、了解对翠鸟动作的观察

1.聚焦翠鸟捕鱼时的“动作”。

(1)请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只翠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圈一圈给你带来这样的印象的词。(出示课件19)

(2)(出示课件20)引导全班交流,感受翠鸟的动作敏捷,把文段中的动词(冲、飞、衔、站、吞)圈出来。

2.引导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1)(出示课件21)换词比较:作者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翠鸟捕鱼的过程,如果老师把这些动词换一换,你觉得好不好?

(2)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翠鸟“冲”的迅猛、“衔”的悠闲、“吞”的速度快,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感受作者动词运用的准确。

3.引导想象画面,感悟“动作”观察的细致。

(1)引导学生边读第4目然段边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再和同桌交流: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2)验证想象。(出示课件22)

①播放翠鸟捕鱼的短视频。

②引导交流:你观察到了什么?哪些动作和你想象的是一样的?哪些情景是出乎你意料的?

4.结合图片,体会作者动词运用的准确。(出示课件23)

(1)明确动作描写主要是刻画人物或者动物的动作。

(2)展示翠鸟捕鱼的图片以及对应的动作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观察的细致。(板书:动作  冲进水里  飞起来  衔着小鱼  吞下去)

5.小练笔。(出示课件24)

引导学生运用动作描写,写一写自己放学进家门时的样子。

学习第5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课题(出示课件25)

1.思考:这只鸟为什么要搭“我们”的船?

2.学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体会文末点题的写法,明白“搭”字好处。

“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板书:人鸟和谐共相处 亲近美好大自然)

四、总结拓展,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1.课堂小结、结构梳理。(出示课件26、27)

2.拓展阅读。(出示课件28)

学生自主阅读菁莽的《翠鸟》一文关于翠鸟捕鱼的段落,比较与课文第4自然段的异同。明白两位作者都经过了细致的观察,所以能把翠鸟写得如此生动,所以我们也要学会留心观察。

五、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9、30)

2.布置作业。(出示课件31)

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观察一段时间,丰富自己的观察记录单,用一系列动词将它的活动写清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搭船的鸟》是落实“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这一语文要素的精讲课文;同时,也是为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奠定基础的。在教学中,本着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的精神,我主要做到: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重点段落体会“我”观察的细致;通过想象体会“我”观察的细致。除此之外,还通过体会“我”在观察时产生的疑问和惊喜来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积累知识和形成能力,而能力是在不断地迁移运用中形成的,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我特别注重了学生的实践练习,实践练习的设计同时为习作练习奠定基础。

预习卡

课件下载

类文阅读

课时练